暑假期间,厦门市同安区各大学校食堂的提升改造工程有序推进,目前已进入收尾阶段。此次改造不仅实现了食堂硬件设施与管理机制的双重升级,更通过创新“多元共治、全程监督”模式,为校园食品安全筑牢防线,让师生与家长吃下“定心丸”。
作为改造的典型代表,厦门市同安一中轮山校区食堂投入240万元进行全面提升。改造聚焦流程布局优化与设施设备更新,通过科学化动线设计、引入智慧监管系统、建立“互联网+”监控机制,从硬件到技术层面全方位增强食品安全保障能力,后厨到餐厅的焕然一新,为新学期师生用餐环境带来质的提升。
据了解,与传统“校方施工、部门验收”模式不同,同安区市场监管局在本轮改造中大胆创新,构建起“多元共治、全程监督”的全新工作机制。项目邀请同安区教育局、人大和政协代表、家委代表共同参与,从图纸审核到施工验收全程深度介入,形成行政监管、民主监督与家长关切相结合的多元共治格局,让改造过程更透明、成果更贴合需求。
不仅如此,在项目启动阶段,同安区市场监管局牵头召开意见征询会,汇聚多方智慧优化设计方案。市场监管局从专业角度出发,针对食堂现存问题、后厨功能分区、流程布局等提出硬性要求与优化建议,确保改造符合食品安全规范;家委代表化身“用户监督员”,联合区教育局从用餐体验和学生需求切入,对后厨设备、就餐环境等细节提出改进意见;人大和政协代表则聚焦项目透明度与长效管理,从更高维度完善方案。多方碰撞让设计图纸在源头即实现科学优化。
施工与验收阶段,“联合竣工验收”机制同步落地。市场监管局严格对照《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核查后厨布局与设备是否达标;家委及人大、政协代表则监督施工是否严格按图执行,他们的认可成为项目验收的重要标准。“专业监管+群众监督”的“双保险”模式,为改造质量提供了坚实保障。
从“单一监管”到“多元监督”,从“行政验收”到“多维评价”,同安区的实践不仅是校园食堂的硬件升级,更是治理模式的创新突破。通过汇聚民智、体现民意、保障民利,同安区市场监管局将好事办实、实事办好,既守护了师生“舌尖上的安全”,也为校园食堂改造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示范经验。
当前,厦金大桥(厦门段)正紧锣密鼓地推进海上主线桥首件钢箱梁吊装工作,后续逐步进入海上钢箱梁大规模装配施工阶段。昨日上午,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接听市12345政务热线,介绍国家重大战略工程厦金大桥(厦门段)的最新建...【详细】
9月2日从厦门市资源规划局获悉,9月1日,厦门规划展示馆正式上线。市民游客无需出门,通过PC端、手机端、VR端,就能身临其境地感受厦门规划建设发展的独特魅力。借助元宇宙空间技术,厦门规划展示馆整合厦门城市多方数字信息...【详细】
目前,工程建设在多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观音山沙滩桥的桥墩基础已全部完成,为后续施工奠定了坚实基础;刘五店悬索桥东西两座主塔施工进度均超过50%,标志着主体结构建设完成重要阶段性目标;与此同时,海中主线桥首段钢箱梁吊装...【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