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次活动由厦门市委宣传部主办,以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和习总书记在福建、厦门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为主题。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20多家中央、省、市主要新闻媒体和境外新闻媒体派出60多位骨干记者,组成采访团,深入企业、工厂、社区、乡村等基层一线,调研采访厦门牢记习总书记嘱托、感恩奋进,在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上闯出新路、在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高水平开放上奋勇争先、在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上作出示范、在提升文化影响力展示厦门新形象上久久为功的亮点成效。
昨日上午
2025年第四季度“央媒话厦门”采访团
走进了硕橙(厦门)科技有限公司和
厦门宏发电声股份有限公司
机械设备的噪声变化、
振动频率、温度波动……
这些看似平常的数据里
其实蕴藏着揭示设备健康状态的“密码”
厦门人工智能企业硕橙科技
就从这些数据入手
结合AI(人工智能)算法
实现对工业设备的预测性维护
在硕橙科技
记者们借由一系列创新产品和演示模型
深入了解AI在工业预测性维护领域的应用
据硕橙科技副总裁陈世林介绍,公司自2016年成立以来,始终专注于通过端到端的AI解决方案,“让每一台设备健康运行”。“我们通过前端部署的传感器采集噪声、振动、温度、压力等多维度信息,再结合AI算法对这些数据进行自动化分析,系统实时给出诊断结果和运维建议,帮助客户实现预测性维护、产品自动化质检、产线智能运维等。产品广泛服务于电力能源、钢铁冶金、石油化工、城市生命线、食品日化等行业。”他介绍。
展厅内,第一代至第六代数据采集与分析设备一字排开,见证了硕橙科技持续创新、不断迭代的历程。“我们从硬件到软件都高度自主研发,同时坚持用生态思维做产品,为客户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这也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之一。”陈世林说,就在今年初,公司基于沉淀近十年的高质量数据集与行业know-how(专业知识),新推出了国内首个应用于垂类领域的“九畴工业大模型”,进一步夯实技术底座。
陈世林表示,从入选厦门市“双百计划”落户厦门,到获得高新投、厦门创投等国有耐心资本的支持,硕橙科技的成长离不开厦门各级政府的精准扶持。“厦门不仅有良好的营商环境,更有对科技创新的坚定支持。我们将继续扎根厦门,拓展‘人工智能+’应用场景。”
采访团一走进位于集美的
厦门宏发电声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宏发电声”)展厅
各式各样的继电器产品就映入眼帘
作为长期扎根厦门本土的
老牌电子元器件企业
宏发电声研发生产的继电器
在全球市场占有率约20%
稳居世界第一
“全球每四辆车中,就有一辆使用了宏发电声生产的继电器。”这一数据令人瞩目,也引发记者好奇,“宏发电声的汽车继电器究竟强在哪儿?”面对记者的提问,宏发电声副总裁吴京洧介绍说,汽车继电器关系到行车安全,对可靠性要求非常高。多年来,宏发电声一步一个脚印,筑牢原创能力根基,做好前瞻技术储备。也正是这份对技术的敬畏与对品质的坚守,让宏发继电器不仅通过了全球主流车企严苛的认证体系,更在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的浪潮中抢占先机。
一台台自动化生产设备整齐排列,全速运转,几名身着无尘服的工人穿梭其间。宏发电声车间内的自动化场景,给记者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吴京洧表示,宏发电声坚信“好的产品要有好的零件,好的零件要有好的模具,好的模具要有好的设备”,围绕这一理念,宏发电声不仅坚持零部件自研,更自主研发模具、自动化设备。依托自动化设备,宏发电声的产线“平均每一秒钟就能生产一只继电器产品。”
宏发电声董事长兼总裁郭满金表示,“十四五”期间,公司平均年增长率达17%左右,这一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对技术创新的长期坚守,以及对新能源产业的大力布局。“展望‘十五五’,我们将继续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推动公司发展再上新台阶。预计到‘十五五’末,公司销售规模将达到300亿元。”
昨天下午
“央媒话厦门”采访团走进
厦门市应急指挥中心
和思明智算中心
来到厦门市应急指挥中心
采访团观看
厦门市应急管理信息系统和平台视频介绍
了解厦门在构建现代化防灾减灾救灾体系、
提升城市安全韧性方面的实践与成效
作为东南沿海重要城市,厦门面临台风、暴雨、森林火灾等多重灾害挑战。市应急指挥中心相当于“智慧大脑”,汇聚气象、海洋、地质、水利等部门的数据资源,可对台风、暴雨、森林火灾、内涝等灾害实时监测预警,嵌入应急预案、应急救援队伍和物资装备等数据,实现“一张图”指挥调度和分析、决策。
每次台风暴雨期间,市应急指挥中心便灯火通明、昼夜不歇,一道道调度指令从这里发出。
采访团还走进思明智算中心
这是厦门首个政企联建的智算中心
今年4月启用
人工智能生产力由数据、算法、算力三要素构成,其中算力是人工智能时代核心生产力。
思明智算中心拥有997P总算力(PetaFLOPS,即千万亿次浮点运算每秒),为智慧营销、智慧社区、智能制造等场景注入AI动能,助力千行百业数智化转型。
“此次采访的硕橙科技和宏发电声,一家推动人工智能在细分领域场景应用,另一家持续专注继电器研发生产,让我深刻感受到厦门企业的创新实力,以及厦门浓厚的创新氛围。”福建日报记者王彦雯说,两家企业紧跟市场需求、坚持自主创新,给她留下了深刻印象。“今后我也将继续关注厦门在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上闯出新路的亮点成效,讲好厦门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故事。”
“此次采访的厦门市应急指挥中心和思明智算中心,让我深刻感受到厦门在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的独特路径。”法治日报记者张家榕说,人工智能(AI)技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融入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深刻地改变着城市的面貌,提升城市运行效率,增强城市韧性。“今后我将持续关注厦门智慧城市的‘运营’逻辑与路向,讲好厦门高质量发展故事。”张家榕说。
10月30日,第十六届海峡两岸(厦门)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在厦门国际会议展览中心开幕。本届海峡两岸文博会以“一脉传承·创意未来”为主题,创新采用“1+4+N”的办展模式,打造1个文旅产业综合成果展,以及两岸文博IP授权...【详细】
数据显示,今年1-8月,厦门火炬高新区累计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64.92亿元,同比增长15.9%,增速高于福建省7.3个百分点、高于厦门市5.7个百分点,居于厦门市首位;规模以上互联网软件业实现营业收入632.4...【详细】
10月26日至27日,作为“青囊探闽”国际青年福建中医药文化研习营的核心篇章,来自美国、西班牙、斯洛伐克、新西兰等国的青年学子奔赴厦门,在鼓浪屿的悠扬琴韵与青礁慈济宫的醇厚药香交织中,为这场跨越山海的中医药文化探索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