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厦门湖里区,传统服装产业正通过改革实现破圈成链、产业协同发展。殿前街道以产业生态建设为抓手,整合上下游资源,打破孤立经营的格局,推动企业与社区、产业园区、公共服务平台深度融合,让居民、企业和政府多方参与,实现产业链优化与区域价值提升。
湖里区服装产业长期以中小微企业为主,产业链条零散,企业缺乏协同机制,产品附加值有限。针对这一问题,殿前街道积极推进“一园三区”布局,将启航大厦、航空商务广场和云创智谷有机整合,形成研发设计、生产供应和人才培训三位一体的产业格局。通过园区间的功能互补,上下游企业可以共享生产、物流、市场及人才资源,形成互联互通、互为支撑的产业生态。
在生态协同中,居民参与被充分体现。一方面,社区居民通过参与园区公共服务建设、参与意见征集和体验反馈,直接影响园区环境优化和商业布局。另一方面,居民也通过参与行业活动、时尚展示及消费体验,成为产业发展的活跃力量,推动本地品牌成长和市场扩展。居民从旁观者转向参与者,与企业、政府共同推动产业升级,形成良性循环。
湖里区还通过制定扶持政策和平台建设,强化产业内部协作。上下游企业在园区平台上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实现订单共享、技术支持和品牌联动。通过产业链协同,传统服装企业逐步向设计研发、品牌运营等高附加值环节延伸,实现从单一代工向全链条生态发展的转型。同时,园区通过引入专业协会和服务机构,为企业提供检测认证、市场推广、人才培训等服务,增强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产业生态协同不仅体现在企业间,也体现在政府与社区的合作。殿前街道通过改革推动多元参与,搭建产业服务平台,链接企业、居民、设计师、院校和公共服务机构。通过协同机制,产业集聚效应日益显现,企业产值和品牌影响力提升,社区居民就业和创业机会增加,区域经济活力不断增强。
通过产业生态协同改革,湖里区服装产业从分散经营向链条整合、从单打独斗向集群发展转型,实现了高质量发展与社会参与共进。居民不仅是服务对象,更成为产业建设的重要力量,真正体现了“改革引领发展、参与激发活力”的理念,为服装产业注入了新动能。
因为海洋,厦门再度牵引着世界的目光——昨天上午9时,2025厦门国际海洋周在我市拉开帷幕。这场以“打造蓝色发展新动能 共筑海洋命运共同体”为主题的盛大活动,由厦门市人民政府、自然资源部、厦门大学、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详细】
今日,一年一度的蔚蓝色盛宴——第十八届中国(厦门)国际游艇展览会在五缘湾启幕,展会将持续三天。本届厦门国际游艇展迎来主题焕新,以“滨海狂欢·驭浪未来”为主线,全面拥抱“游艇+”融合理念,突破传统展会形式,突出“游艇生...【详细】
6日,一列满载110个集装箱货物的列车鸣响悠长汽笛,缓缓驶入厦门国际物流港,在厦门海关的监管下,这批货物通过海铁联运的方式搭乘“丝路海运”班轮发往东南亚。厦门海关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来,厦门港海铁联运业务实现快速增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