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而传统融资体系里“轻资产、无抵押”的“硬指标”,“高成长、高风险”的“矛盾点”,成了很多科创小微企业成长路上的拦路虎。如何打破传统信贷路径依赖,用创新的科技金融手段为科技小微企业输送金融活水,厦门建行一直在路上。
特别是今年来,在厦门金融监管局的指导下,厦门建行普惠团队持续推动落实“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进园区、进楼宇、进企业,了解、响应小微企业金融需求。“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自2024年10月开展以来,厦门建行已累计为超2.8万家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提供授信超540亿元。不仅如此,面对科技型企业等新兴行业技术水平、盈利模式、风险特征研判不足等难题,厦门建行积极探索领题攻坚,多措并举取得成效。截至今年9月底,厦门建行科技企业贷款余额已接近200亿元,较年初新增近27亿元,服务科技企业客户近1300家,较年初新增近200家,其中服务高新技术企业客户数超1000家,服务专精特新企业近400家。
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撑,随着新质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科创企业在创新、迭代。在构建全面的科技企业服务体系和考核机制下,厦门建行以数据、创新、增信为科技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题开出“三剂良方”。
良方1
数据赋能
为科技企业“精准画像”
厦门建行创新科技企业评价评估方法,推出“科企GPS”“科创企业360度数据视图”“科创雷达”“技术流”等一系列数字化评价工具,实现对科技企业风险评价的科学性与准确性。解决银行对科技企业看不懂、不敢贷的问题。
以“科创雷达”为例,其集成了科技型企业数据,通过可视化的互动方式,将科技客群“画像”直观展示。如组合多种科企探查方式,创新整合多项数字化评估功能。其中“专利估值”功能支持线上一键查询专利估值,为科创企业授信提供数据支撑;“企业科创评分”“研发团队”“投资流评价”等功能将企业科创能力、人才梯队、团队稳定性、投资价值等科创要素直观展示,拓宽了对科创客户识别视野,提高拓客、识客能力与服务效率,有效解决了在服务科创企业时,信息获取渠道不充分的业务痛点。
良方2
产品创新
满足科技小微企业个性化需求
针对科技企业的不同科创属性,厦门建行不断突破传统定贷模式,通过技术创新实现科技企业线上融资。在全市银行业中首家推出全流程线上信用贷款产品“科信云贷”后,建行又创新推出了针对早期科技初创企业的线上纯信用产品“善科贷”“善新贷”等。
产品聚焦科创企业“人才、技术、资金、市场”要素,运用线上AI智能审批系统,叠加数据量化模型与专家智慧经验互补优势,构建知识产权专利价值的信用贷款模式,解决科创小微企业信息信用积累不足、融资需求难以满足的难题,推动信贷服务扶早、扶小。据了解,这些线上产品推出以来,已累计支持767家科技企业,累计投放贷款9.85亿元。
良方3
政府增信
共建科技金融“生态圈”
厦门建行密切与市级、区级政府合作,通过政府增信基金、担保机构、保险机构等打造“科技金融生态圈”。厦门建行积极响应政府出台的风险补偿和利息补贴等政策导向,充分运用科技创新专项增信子基金、技术创新基金等政府政策基金,为无法满足传统贷款准入条件但信用情况良好的中小微科技企业提供融资途径,两只基金累计支持316家中小微科技企业,实现贷款投放30.63亿元。
同时,厦门建行还与火炬高新区管委会开展合作,推出“火炬厂易贷”“火炬税易贷”“新质贷”等政策性融资产品,精准施策服务园区内科技企业;与市科技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担保公司等合作推出“科信云贷”“技术合同贷”“知担贷”“科技担保增信贷”等产品,政银担多方联手,有效降低银行的放贷顾虑,让金融活水流向有发展潜力的科创沃土。
今日,一年一度的蔚蓝色盛宴——第十八届中国(厦门)国际游艇展览会在五缘湾启幕,展会将持续三天。本届厦门国际游艇展迎来主题焕新,以“滨海狂欢·驭浪未来”为主线,全面拥抱“游艇+”融合理念,突破传统展会形式,突出“游艇生...【详细】
6日,一列满载110个集装箱货物的列车鸣响悠长汽笛,缓缓驶入厦门国际物流港,在厦门海关的监管下,这批货物通过海铁联运的方式搭乘“丝路海运”班轮发往东南亚。厦门海关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来,厦门港海铁联运业务实现快速增长...【详细】
“厦门有多少家企业报名参加进博会?”“计划签约项目主要聚焦哪些领域?”……11月5日至11月10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称“进博会”)在上海举办,155个国家、地区及国际组织齐聚,4108家境外参展企业携全...【详细】